膠料為什么要塑煉?
一、膠料為什么要塑煉?塑煉的目的有哪些?
橡膠具有良好的彈性,但這種寶貴性能給制品生產帶來極大的困難,如果不首先降低生膠的彈性,在加工過程中,大部分機械能就被消耗在彈性變形上,且不能獲得甩需要的形狀橡膠加工工藝對生膠可塑性有一定要求,例如混煉一般需要門尼粘度在60左右,擦膠要求膠料門尼粘度在40左右,否則無法順利操作,有些生膠很硬,粘度很高,缺乏基本的,必需的工藝性能——良好的可塑性。為了滿足各項工藝要求,必須進行塑煉,使生膠在機械、熱、化學等作用下切斷分子鏈,降低分子量。使橡膠暫時失去彈性而變成柔軟的可塑的塑煉膠??梢哉f,生膠塑煉是其他工藝過程的基礎。
生膠塑煉的目的在于:一是使生膠獲得一定的可塑性,使之適合混煉,壓延、壓出、成型,硫化以及膠漿,海綿膠制造等工藝加工過程的要求;二是使生膠的可塑性均勻化,以便制得質量均勻的膠料。
二、生膠經塑煉后,其物理化學性質有什么變化?
生膠經塑煉后,由于受著強的機械力作用和氧化作用,橡膠的分子結構和分子量都會發(fā)生一定的變化,因而物理化學性質也會發(fā)生變化。表現在:彈性降低、可塑性增加,溶解度增大,橡膠溶液的粘度降低,膠料的粘著性能提高。但隨著生膠可塑性增大,硫化膠的機械強度降低,永久變形增大,耐磨耗和耐老化性能都降低。因此生膠的塑煉只對橡膠的加工過程有利,而對硫化膠的性能不利。
三、生膠的可塑性
加工工藝對生膠的可塑性有什么要求?過大或過小有何不好?
生膠的可塑性要求適當,過大或過小都會產生不好的效果。生膠的可塑性過大,會使硫化膠的物理機械性能降低,影響制品的使用性能。生膠的可塑性過低,則會造成工藝加工困難,使膠料不易混煉均勻;壓延,壓出時半成品表面不光滑;收縮罰大,不易掌握半成品尺寸;壓延時膠布難于擦進織物中,造成掛膠簾布掉皮等現象,大大降低與料層間的附著力??伤苄匀绻痪矔斐赡z料的工藝性能和物理機械性能不一致。
因而,橡膠加工工藝對生膠的可塑性都有一定的要求。一般來說:供涂膠、浸膠、刮膠和制造海綿膠等用的膠料,要求可塑度較高;要求物理機械性能高,半成品挺性好的膠料及模壓用膠料,可塑性宜低;壓出膠料的可塑性度則介于兩者之間。
四、常見橡膠的塑煉特性
天然橡膠
天然橡膠比較容易獲得可塑度。 恒粘度和低粘度標準馬來西壓橡膠的初始粘度較低, 一般不 需塑煉。其他型號的標準膠若門尼粘度大于 60 時,則仍需塑煉。 天然橡膠用開煉機塑煉時,輥筒溫度為 30℃-40℃,時間約為 15-20min。用密煉機塑煉時, 當溫度達到 120℃以上時,時間約為 3-5min。當加入增塑劑或塑解劑時,可以顯著縮短塑煉 時間,提高塑煉效果。
丁苯橡膠
一般來說,丁苯橡膠的門尼粘度多在 35-60 之間。因此丁苯橡膠也可不用塑煉。但實際上經 過塑煉后,可提高配合劑的分散性,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。特別是海綿橡膠制品,丁苯橡膠 經過塑煉后,容易發(fā)泡,且泡孔大小均勻。
順丁橡膠
順丁橡膠有冷流性, 不容易提高塑煉效果。 目前常用順丁橡膠的門尼粘度在聚合時已經控制 在適當范圍(45°±5°) ,因此,一般不需要塑煉即可直接進行混煉。
氯丁橡膠
氯丁橡膠一般不必進行塑煉,但由于該膠的韌性較大,混煉前用開煉機薄通 3-5 次,有助于 操作,薄通溫度一般為 30℃-40℃,太高容易粘輥。
乙丙橡膠
乙丙橡膠由于分子主鏈是飽和結構,塑煉難以引起分子的裂解。因此,宜通過合成使其具有 適宜的門尼粘度而不需塑煉。
丁基橡膠
丁基橡膠因其化學結構穩(wěn)定而柔軟,且分子量較小,流動性大,所以機械增塑效果不大。 門 尼粘度較低的丁基橡膠一般不需經過塑煉即可直接混煉, 門尼粘度高的丁基橡膠可采用高溫 化學塑煉法。
丁腈橡膠
丁腈橡膠可塑度小,韌性大,而且塑煉時生熱大,因此,通常在開煉機上采用低溫(輥溫 40℃以下) ,小輥距(約 1MM) ,低容量(為天然橡膠的 70%)以及分段塑煉,這樣可收到 較好效果。丁腈橡膠不宜使用密煉機塑煉。軟丁腈橡膠由于本身已具有一定可塑度(一般小 于 60°) ,故可不必塑煉,直接進行混煉。